现场同学向徐老师提问
新闻窗讯 5月20日下午2点,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著名策划、记者徐金琪莅临广州大学,在文新楼411课室开了一场主题为“热点新闻的多角度报道”的座谈会。他用其轻松诙谐的语言,向到场的同学们讲述了自己从大学毕业到当上央视记者的人生经历,并分享了热点新闻多角度解读。
“如果让你拍央视大楼大火的镜头,你会拍什么?”分享会伊始,徐金琪以09年央视大楼大火的新闻为例,向同学们指出,在新闻事件当中,记录公众表情能够解读事件对群众造成的影响,这样能读懂民意,读懂中国。随后,他用央视大楼的奇特造型为引入点,笑谈自己“活在dang下”,引出在场同学对“多角度看问题”的思考,并寄语大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做到活在当下。
“当今媒体惯于使用单角度报道新闻,这类新闻的特点为主题鲜明,立意深刻,形象突出,话题闭合,过于体现媒体立场,但很容易落入‘媒体暴力’的误区。”徐金琪向同学们播放了当年他在黑龙江电视台制作过的一期节目《三年只因一根垄》,他认为这期节目向观众展现了人性的光辉,法治的力量,社会的温暖,但在反思后发现这期节目也有单角度报道的不足
随后,徐老师总结到,新闻事件真相的背后有数千种不同的说法,关系错综复杂。媒体人只能靠近、逼近真相,但永远不可能知道全部真相。只有多角度去报道,才能够真正地追逐真相,接触到问题的核心。
如何多角度地挖掘社会新闻,徐老师用了央视著名栏目《大家看法》的一期报道《房产疑云》进行深入讲解。并引出了“多角度思维”的概念,徐金琪认为,对一个新闻事件的多角度观察,将新闻事件立体化,通过变换角度看到立体的事件,立体的人。而“呈现复杂,引发思辨,展现舞台,瞻前顾后”这几个四字词语是徐老师总结的多媒体编辑操作方法。
最后,徐金琪老师还向现场的同学交流互动,分享了从事记者多年来的经历和对热点事件独特的看法,现场观众无比的热情,表示受益良多。
此次座谈会的组织者之一,来自12人力资源的王浩对这次座谈会的举办表示十分满意,谈到他举办此次活动的原因,他表示“在一次偶然的机会,结识了徐金琪老师,和他感觉是一见如故,在听完徐老师在中大的讲座后,就下定决心要把徐老师带到广大来,让他感受一下广大的不同,结果真的做到了。”
人物介绍:徐金琪,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记者,现任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《一线》栏目策划,曾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《大家看法》记者组组长。多角度沙龙的创始者,他擅长用多角度思维解析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,多次在全国性新闻业务培训班担任讲师,并为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、西南政法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举办专题讲座,为北京电视台、搜狐网等媒体机构组织专场培训。
文/黄臻
摄/罗桂荣
评论